重点聚焦!抢抓“风口” 新能源产业布局呈现新动向
发布日期: 2023-03-20 08:39:0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抢抓“风口” 新能源产业布局呈现新动向


【资料图】

氢能储能等成热门赛道,多环节有待完善

从西北沙漠戈壁中的风光大基地,到东北的抽水蓄能电站,近期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多地抢抓“风口”,产业布局出现新动向,氢能、储能等万亿级赛道正在徐徐展开,不仅为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也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一批重大项目火热开建

三月,黄河岸边不远处的戈壁滩被“光伏海洋”加速覆盖。

作为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去年底就实现了一期并网发电,前不久,其配套的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成功并网,成为目前国家能源集团规模最大的集中式电化学储能电站。

当下,新能源已超过火电成为宁夏第一大电源。自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以来,宁夏风电、光伏装机先后突破千万千瓦。

在全球能源加速向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近期以来,大江南北,一批批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处处呈现一派火热场景。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基地100万千瓦先导工程“标准地”建设现场,轰隆隆的机械声不绝于耳,上百辆工程车来回穿梭,加紧进行场地平整作业。该工程是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

3月18日,辽宁大雅河、兴城两座抽水蓄能电站和55项重大电网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338亿元,预计可拉动社会投资超过700亿元,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

此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玉门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前者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后者是国内首个大型地面厂房抽蓄项目,两项工程总投资304亿元,投产后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

氢能储能等成热门赛道

新能源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重大项目的火热开建奏出发展提速的交响曲。

巩固光伏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发展氢能产业;积极推动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有序推进第三批项目核准开工,发展储能产业,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翻开近日发布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今年的产业发展脉络、蕴含机遇跃然纸上。

多地也在抢抓风口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新能源+煤电”“新能源+储能氢能”耦合发展成重要方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或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数十个省(市)和地区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或者行动计划。

例如,根据日前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5000万千瓦,力争达到5500万千瓦。同时,统筹推动氢能制输储用全链条发展,到2025年,绿氢生产规模达到8万吨/年,力争建成10座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氢站。

可提升电力调节能力与保障能力的新型储能也成为新能源发展重要支撑。今年初,宁夏电网侧储能并网容量率先在全国突破了百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宁夏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6000万千瓦,发电装机占比预计将超过60%。我们正在引导储能电站布局建设,统一调度保障储能设施高效利用,保障新能源利用率目标达成及电力电量全时段平衡。”国家电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米宁说。

产业链多环节有待完善

按照规划,到2030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其中,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规模达到4.55亿千瓦,相当于20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与此相对应,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要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达到1.2亿千瓦左右。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表示,进入“十四五”,我国新型储能从研发示范阶段迈向快速商业化发展的初期。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氢能产业发展潜力也在逐步释放。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保守估计,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约10%,2060年占比将达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建议,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数量,以示范运行提质降本;探索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推动可再生能源绿氢发展;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氢能制、储、运、加产业链发展;探索金融支持、碳交易政策措施。(记者 王璐 于瑶)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