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8月23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已正式发布。在“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的前提下,《规划》提出了一体化交通解决方案,并探索跨区域的项目协同与制度创新路径。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表示,下阶段,沪苏浙两省一市将统筹抓好规划实施保障工作,尽早将示范区交通发展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
示范区地跨沪苏浙两省一市,全域约2413平方公里,具有“生态绿色”“水网密布”“古镇云集”等鲜明特点。《规划》提出,构建“一体化、数字化、低碳化、共享化”的示范区高质量综合交通设施、服务和治理体系,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交通环境,实现对外交通集约畅达、内部交通绿色便捷、交通治理协同高效的目标愿景。
生态绿色是示范区的底色和底线。《规划》明确,到2035年,示范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城市交通碳排放在达峰基础上稳步下降,风景道、骨干绿道及蓝道里程分别不低于300公里、700公里和200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内全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城镇内部道路断面慢行和绿化空间不低于50%,街道稳静化措施设置率不低于95%,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不低于90%,示范区城镇组团内部构建15分钟社区出行圈,相邻城镇组团之间30分钟可达,水乡客厅至虹桥枢纽35分钟可达,水乡客厅至浦东机场70分钟可达。
王为人表示,《规划》聚焦构建交通空间协调新格局,升级内优外畅交通新体验,打造绿色智慧交通新样板,创新交通协同治理新模式。
《规划》提出,加快示范区公共领域用车新能源化,完善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低碳化技术及管理模式创新,协同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在智慧交通方面,鼓励5G、区块链、物联网等智慧交通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底座,共建示范区智慧交通监测和管理系统,推进MaaS(出行即服务)智慧出行服务系统建设。
《规划》注重增强示范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联系。在沪昆铁路、沪昆高铁的基础上,加快沪苏湖、通苏嘉甬等干线铁路建设,构建高铁“十字”通道,支撑示范区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络,实现与长三角主要城市2小时可达。目前,上海示范区线、嘉善至西塘线、上海17号线西延伸已开工,建成后将支撑实现水乡客厅至虹桥枢纽35分钟可达、至浦东机场70分钟可达。
过去4年,示范区在交通领域有了鲜明变化:轨道示范区建设框架初步形成,跨省域对接道路进一步加快完善,跨省公交也在持续扩容。示范区有8条公交线路,目前累计发送18.34万班次,乘客人数达到252万人次,两区一县(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和嘉兴市嘉善县)由“邻里间”变成“一家人”。
目前,示范区已建成元荡慢行桥586米,从江苏走到上海步行只需7分钟左右,实现跨域无感;东航路至康力大道贯通工程已完成,跨省通勤时间由从40分钟缩短至5分钟;沪苏湖高铁建设明年即将投运,届时湖州到上海将形成一小时通勤圈……
“《规划》来之不易,这张图一定要变成实景图。随着《规划》正式发布,示范区内部不仅是一小时通勤圈概念,未来会形成半小时通勤圈。随着轨道交通加快推进建设,示范区的活力、创新创业的策源能力会更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共绘一张交通图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通勤圈一小时变半小时 a>
- 中信证券:医疗健康投融资回暖趋势已现 需求拐点在望 a>
- 关键一步!消息称小米已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产业链公司受关注 a>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27.4亿元 a>
- A股避雷针:先锋电子购买的4000万元中融信托信托产品逾期兑付,三连板新炬网络称目前无数据要素业务 a>
- 财税政策加力支持稳就业 a>
- 北京亦庄建设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a>
- 文化产品“注水”现象该治治 a>
- 怎样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扎根长高” a>
- 港股公告掘金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 获南向资金持续增持 a>
- 电报解读|中科创达(300496.SZ):能够让所有终端升级为大模型交互操作系统的通用掘金铲 a>
- 电报解读|工业富联(601138.SH):传鸿海独家承接英伟达GH200模组和L40S推理卡大单 a>
- 券商晨会精华 | 底部特征已经有所显现 机会总体大于风险 a>
- Esmark放弃收购,美国钢铁(X.US)股价一度下跌3.2% a>
- 资本市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全球今头条 a>
- 甘肃省积极申请增加 黄河流域抗旱应急 调度水量指标2.95亿立方米 a>
- 数据资源“入表”,明年起实施 a>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完成内穹顶封顶 a>
- 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全国耕地总量减少势头得到遏制 世界快播报 a>
- 烽火台不点烽火?“突门”在哪里? a>